当前位置: 首页
 >  师生风采  >  教师风采
建筑系副主任吴放博士:院级先进工作者

发布日期:2010-12-15 10:26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工程在线字号:[ ]


“创先争优”工程先锋系列报道之七

  不停思考的师者

——访学院年度先进工作者建筑系吴放老师

 

吴放,博士,讲师,2006年进入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工作。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现为工程学院建筑系副主任,浙江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博士研究生。主要负责三年级建筑设计、建筑法规、毕业设计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主教课程多次获学院教学质量一、二等奖。在各级学术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多篇。曾被评为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优秀班主任、年度先进工作者。

  今年6月,吴老师的第一届毕业生走出了校门。这个班44名同学,签约率、专业签约率、就业率三项均达到100%,这样的成绩在整个浙大城市学院都是非常骄人的,吴放老师也因此被评为年度就业工作先进个人。收获这样的成绩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这背后,沉淀着的是吴老师五年的辛勤付出、不断的摸索与思考。同样地,他的这种勤奋、摸索与思考也贯穿于班主任工作以外的教学、科研等方方面面,博得了建筑系上上下下的一致好评。

  作为一名教师,吴放老师首先善于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思考教学方法,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尝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希望通过教学方法的改进更好地帮助他们获得学业上的进步。他认为,多增加一些设计案例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便于快速消化。比如,他灵活地将《建筑法规》这门听起来比较枯燥乏味的课与学生的专业设计课结合,让学生在充分认识到这门课的重要性的同时,又能很好地通过知识的融合来推进学生对建筑学专业的理解和进步。

  在吴放老师看来,仅有的课堂时间决定了学生和老师之间交流的有限性,这对建筑学的学习是很不利的。所以他采取了互动教学的方式,针对每节课的要点,从问题引出概念和知识点,同时组织学生以团队方式对周边的建筑环境做建筑规范检查游戏并作报告,建立一种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课堂研究讨论机制,由此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热情。

  吴老师认为教学是一个相长的过程,有时在为同学答疑解惑的同时,也会带来自己对问题的重新思考。所以,教学不仅是传授学生知识,也是和同学们共同思考,共同进步的过程。

  作为科研工作者,吴放老师主持和主要参与了多个纵横向科研项目。因此,他非常注重在研究过程中有步骤地将学生引领到实际的科研实践项目中去,有效调动了学生专业学习与实践的积极性。

  谈及自己的专业学习及取得的成绩时,吴老师说感触最深的一句话就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认为,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所在至关重要。特别是大一新生,要从需要不断地问自己几个问题:自己真正对什么感兴趣?什么是自己优势所在?如何将这两者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更好地找准发展方向,对自己的未来进行合理规划,并在五年的大学生活中以这一规划为指引做有意义的事,否则就只是浪费生命。他回忆当初自己就是因为对绘画和模型很感兴趣,才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学习建筑并且继续深造,这份兴趣一直引导着他对建筑学矢志不渝的追求和研究。

  曾经的班主任工作,也让吴放老师一直积极思考学生工作的重点与方法。他认为,班主任应通过深入了解学生,理顺师生关系,建立起一套有效的班级工作制度和一套有效的学习制度。譬如对于班委的选举制度,吴放老师就有着自己独到的看法。他说,班委并不是每年改选一次就一定好,一个团队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磨合,工作经验也需要一个稳定的积累,这是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团队的工作效率会随着磨合与积累相应提高,同学间的信任也会随之一步步提升。

  班主任工作经验丰富的吴放老师还对大一新生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譬如,要加强体育锻炼,有一个自己明确的长期目标,要准时到课,不能太过于自由散漫,要有一个比较端正的学习态度。吴放老师还指出,学习贵在坚持,只有长期努力才可能获得大的进步。其次,我们应该合理安排时间,将事情按重要性划分为ABC等再去逐步完成。

  吴放老师始终坚持认为一位称职的教师应该是一个以身作则,同时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人,能够“传道、授业、解惑”的人,他说,这也是“我将永远追寻的目标”。

                                        

                                                       (工程记者站记者:祝 昀  何 恬)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