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师生风采  >  学生风采
建筑系蔡李凯、张超伟:国际竞赛获奖者

发布日期:2010-12-03 08:56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工程在线字号:[ ]


一次获奖经历带给我们的启示

蔡李凯  张超伟

“创先争优”工程先锋系列报道  学生篇之三

 

【作者简介】

蔡李凯(左)  浙江省桐庐县人,现就读于浙大城市学院工程学院建筑0802班,中共预备党员。大学期间,曾获国家励志奖学金2次,国家助学金2次,学业优秀二等奖学金2次,社会工作优秀奖学金1次,新丽奖学金2次。曾获荣誉称号:优秀学生(三好学生)2次,优秀团干部1次。201010月获第八届ISAIA国际建筑院校学生设计竞赛第二名。

张超伟(右)  温州市鹿城区人,现就读于浙大城市学院工程学院建筑0802班,入党积极分子,现任建筑学社宣策部部长。大学期间,曾获学业优秀三等奖学金2次,浙江省大学生建筑节能社会实践征文活动评比个人二等奖1次。201010月获第八届ISAIA国际建筑院校学生设计竞赛第二名。

第八届ISAIA国际建筑院校学生设计竞赛颁奖现场

获奖证书及奖金

 

注:亚洲建筑国际交流会(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rchitectural Interchanges in Asia,简称ISAIA)是由日本建筑学会、韩国建筑学会和中国建筑学会共同发起组办的国际学术交流会议,会议每两年举办一次并由三个学会轮流承办。其中,第七届亚洲建筑国际交流会由中国建筑学会承办,于200810月在北京召开。而本届亚洲建筑国际交流会是第八届亚洲建筑国际交流会8th ISAIA由日本建筑学会承办,在日本北九州市举行。会议的主题为“亚洲视角:未来的秩序和智慧”,来自中国、韩国、日本和其他国家的300余名代表出席了本次大会。作为本次大会的一项特别活动——国际建筑院校学生设计竞赛,题目是Kitakyushu Sustainable Coastal City 2050(北九州市2050年海岸城市设计),吸引了众多国际学生参加,共评出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作为参赛年级最低、年龄最小的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工程学院大三学生蔡李凯、张超伟获得二等奖。

本文为蔡李凯、张超伟两位同学应邀撰写的特稿,文中描述了准备参赛的过程、赴日本领奖并参与workshop小组学习时的见闻,也谈到了不同文化撞击时的感受、对师长帮助的感激及对学弟学妹的建议,内容翔实丰富,感受真挚细腻,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参考意义。

 

一个普通的星期天早晨,上海弥漫着大雾,我们驱车赶往浦东国际机场,等待开始一段奇妙的异国之旅。这一天是2010117日。时光追溯到2010年暑假我们参加的第八届ISAIA国际建筑院校学生设计竞赛,我们作为年龄最小的参赛队员,意外地收获了第二名。这段异国之旅,是到第八届ISAIA的举办地日本北九州市领奖,并在大会上作设计介绍。飞往日本北九州市的途中,紧张备赛的场景历历在目,心情久久难以平静,而正是这段旅途,又带给了我们许多不平凡的体验。 

艰苦备赛  意外获奖

作为刚刚结束大二课程、对建筑设计的学习刚刚起步的我们来说,参加竞赛的确有点心中无数,更何况是国际大赛。起先我们也就抱着锻炼的心态参加,根本没想到会拿奖,而且还是第二名的好成绩。因为816日之前我们一直在学校赶做另外一个竞赛,中间回家休整了几天,21号才回到学校开始着手准备,而这个竞赛作品提交到大会的截止时间是93日。就在这十多天里,要完成方案的构思、完善、整理和最终成图的制作,并交出一个令人满意的作品,对我们在具体安排上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难度可想而知。并且单把作品寄送至日本组委会就要花费掉其中三到五天的时间,因此真正能用于方案设计本身的时间也就一个多星期,其间还要和指导老师约时间谈想法。所以参赛对我们来说,简直是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本次竞赛的主题虽然很宽泛,但真正从实际角度入手却有一定的难度。一是因为缺乏参加设计竞赛的经验,每一个环节都举步维艰;二是因为这是一个国际竞赛,设计主题的目标区域是日本北九州市,我们对日本知之甚少。第三,竞赛采用的官方语言是英语,我们原本一般的英语水平面临极大挑战。而实际情况也正如我们所说的那样,刚开始时的决心并不是像大多数人想像得那么坚定,反而也考虑过放弃。但在仔细阅读并分析了竞赛任务书后,我们对竞赛的主题有了一定的把握,并很快确定了设计方向。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我们继续参赛的动力,打消了原来准备放弃的念头。虽然我们经常向同学说,这都是运气比较好,但仔细想想,这也离不开平时学习生活中的观察与积累。若不是我们之前已有过对于人居环境的思考、对社会热门话题的关注,就算好运来了,也是抓不住的。

开始的构思比较快,差不多两天左右就把我们的基本想法,与要达到的一个目标确定下来了。之后我们又找到指导老师朱炜,在他耐心细致的指导与点拨下,我们的思路与方向顿时拓宽了不少,也及时对方案进行了改进与深入。就在一切有条不紊地进行时,我们突然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即如何将方案进一步深化,如何提炼出方案中的闪光点,让评委老师眼前一亮。当然,我们也做了许多尝试,提出过很多假想,但都不能把我们设想的那份闪光点准确表达出来。做过竞赛的同学都知道,想法只有通过书面形式表达出来才能真正形成成果,最终呈现在评委面前。而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最欠缺的往往正是表达。如何把我们的想法用最通俗的方式最完整地表达出来,成为我们“攻城”的最后一道壁垒,也是最大障碍。在征求过许多师兄师姐的意见,并在他们的细心帮助下,我们踏踏实实地一步步修改,一步步前进,边学边练边用,可以说,整个备赛过程是在边摸索边学习边改善的艰难环境中进行的。感叹一个好想法来之不易的同时,这些不断尝试的经历也永远留存在了我们的记忆中。这些记忆或是美好的亦或是苦涩的,都深深地烙着我们奋斗的足迹。在接下来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里,我们依然从每天早上七八点工作到晚上八九点,其中的辛苦不言而喻。

期间,很欣喜地得到了很多师兄师姐的热心帮助,只要我们提出问题,他们都会热情地分享他们的经验,给出他们的建议。而指导老师朱炜,对我们的帮助就更大了,不论是对我们的表达深度,还是表达逻辑都给予了强有力的指导。记得刚开始去找他时,他正在进行一个绿色节能的项目,非常繁忙,但仍然十分关心我们的进度,经常和我们讲入手方法和后续深入问题,又谈及其他领域的相关知识,使我们的思路豁然开朗,收获不小。感动之余我们也暗下决心,今后将继承前辈们的精神,尽己所能帮助学弟学妹,更好地发扬建筑系这一优良传统。

这里我们也想简单谈谈我们的构思思路和入手方法,希望能给以后参加类似竞赛的同学一些有益的启示。参加任何一个竞赛,最好事先大量查阅与这个竞赛相关的资料,这样不仅能够更好地了解这个竞赛的背景,或许还能有很多意外的收获,对你构思的形成有一定的帮助。即使之前已有了一点构思灵感,查阅资料对完善构思也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当然,平时的积累也是参赛灵感的很大一部分来源,灵感是厚积薄发的。就拿这次的竞赛来说,我们之前就知道日本是一个人口少子老龄化问题很严重的国家,北九州又是重工业城市,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非常迫切。再通过大量查阅资料,我们抓住了交通对人居品质提高这条最主要的线索,形成我们的出发点1=1(即人居生活环境与工业产业经济的和谐发展)。我们试图营造一个无车的地面环境,还地于民,下一步的解决方法就是把工业海上化,海岸生态化,交通立体化,环境人居化。刚开始,连自己都觉得这个想法很可笑,太科幻了。但深入思考并仔细探讨后发现,其实人居生活环境与工业产业经济之间的失衡已经是现在很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所面临的通病,我们的构思并非毫无现实意义。

我们抱着极大的热情做完了这个竞赛。正如往常我们做完一个大的设计课作业一样,每一项设计的结束,都会有一次对建筑新的认识,在建筑的事业上迈出新的一步。我们静静地收获那份喜悦、那份成功、那份机遇,并且清楚地认识到它们只给那些有准备的人。 

接触workshop  体验文化撞击

ISAIA作为全亚洲乃至有世界性影响力的一次建筑交流盛会,我们很荣幸能够参与其中,并有机会与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一同完成我们在北九州市的设计,同时向与会者们展示我们的成果,即workshop学习。workshop在日本也被翻译成“体验型讲座”,指参加者围绕某项主题,通过展示个人的知识经验、演示实际操作,并开展讨论,达到促进相互之间的了解与学习的目的。这种学习方式被广泛地运用于研究性学习,在国外已经很成熟)。期间,我们更有幸得到来自中日两国建筑学会资深建筑师们的关心与指导,成为人生中一次难忘的学习体验。

本次workshop的主题仍旧是我们原先的竞赛主题“Kitakyushu Sustainable Coastal City 2050”,提案对象限制在位于北九州市“Dokai Bay(洞海湾)”。此次workshop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实地视察、概念方案的深入探讨和最后成果的展示。第一天的见面会被安排在西日本工业大学的学生会馆中进行,我们非常友好地相互介绍自己,也非常好奇地向来自泰国、韩国、日本等不同国家的学生了解不同的文化特色。当有同学知道我们是来自中国时,纷纷向我们提起他们所了解的中国古建筑,其中有一位日本北九州市立大学的学生去过上海、苏州等地,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极大兴趣,一下子拉近了我们的距离。

我们小组共有5人,除我们是中国学生外,另有2名分别来自千叶大学和西日本工业大学的日本学生,和一名来自北九州市立大学的中国留学生。短暂的交流之后,是一个小小的参赛作品介绍,我们细心地向参与此次workshop的其他成员们介绍了我们的竞赛方案。虽然我们在表达与沟通上存在某种障碍,但彼此都努力以最通俗的方式让对方理解得更多一些。我们第一次感受到外国学生的好学与热情,他们不停追问一些有关我们竞赛方案中他们不理解的细节。我们也好不吝啬地将自己的想法大胆地向他们展露。我们注意到一个细节,日本的学生不仅非常认真地听我们讲解,还很认真地做一些记录,然后继续提出他们不懂的问题待我们解答。这种追问精神不仅在学生身上有所体现,甚至在日本社会中普遍存在。我们依稀记得,在市政史料馆查找资料时,有日本学生抓住一些细节问题不放,要向工作人员问个明白。更让我们吃惊的是,工作人员也并不马虎应付,甚至将馆中专业人员请来予以解答。从这些细节,我们些许明白了这个民族为什么能取得如今这番成绩。

在之后的方案探讨中,我们感受到的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不同思维方式,从中学到了很多宝贵经验。最值得一提的当属日本学生的动手能力。日本学生习惯用各种小模型去配合他们的设计思考,通过细致观察模型的不同角度来确定尺度,验证想象空间感受,也更注重实际空间感受。记得一次讨论中,我们对方案提出了一些建议,觉得应该是怎么做,日本学生觉得很有道理,就拿着模型卡和模型刀,让我们做出来给他们看。日本学生对前辈的指导非常重视,也乐意花时间去寻找不足,并有计划地完成每天的任务,从不怠慢。

虽然此次workshop学习的时间很短暂,但是通过亲身融入日本学生学习建筑设计的氛围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了自己的优势与差距。比如,对于一块陌生的基地,日本学生会进行实地考察,并通过史料馆、图书馆等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对其历史及周边情况等进行详细了解,深入探讨,严谨分析,在探讨中寻求答案。对于不同信息的整理与理解,以及对于合作者的换位思考能力等都十分值得我们学习。当然,我们对于问题关键的把握与团队关系的协调能力、最终方案的合理表达等方面也有不可忽视的优势。

对于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我们,从最初多国学生沟通上的瓶颈,到最后我们对于主题的共同诠释、地域历史文化的多方位解读和具体实施细节上的优化讨论确定,无不体现出两国学生对于人居环境建设和城市经济发展的共同期待与追求。此次workshop学习,既让我们学到了很多课本中无法感知的东西,又在交流探讨中更好地了解了中日两国不同的文化背景对于问题解决的不同的思维方式,对增进彼此的了解、促进相互学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十分感谢ISAIA主办方和中国建筑学会能提供这样一个国际交流的机会。我们真切希望把此次交流的心得与感受带回国,与更多的中国学生分享,通过我们的绵薄之力促进两国在建筑领域更深的交流与发展。

                             一段收获  多重启示

从一开始懵懵懂懂地在老师的推荐下参加这个竞赛,到最后在大会主席台上向与会各方代表展示介绍我们workshop的成果,我们从中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别人合作,如何更好地表达自己,如何更好地与师长交流,并且深刻地感受到异国文化,建立起一段异国友谊。

本次参赛过程中最大的感触就是坚持很重要。每一个人都不可能尽善尽美,愉快的合作会让每一个环节都显得更加完美。看淡竞赛的结果,去享受竞赛过程带来的快乐是圆满完成竞赛的一个秘诀。学生时代应当积极参加各类活动,把每一次挑战作为人生的试炼场,在失败与成功间翻腾,积累各种经验,加深阅历,不断挖掘自己的潜质,为今后的发展打下深厚基础。

当然,对于竞赛本身,很少有学生能独立完成。找准自己的定位,认清自己的不足,寻找合适的伙伴,取长补短,合理安排时间,才能顺利完成竞赛的每一个环节。虽然本次竞赛的经验有很多,我们总结了以下几点,供学弟学妹们参考:

(1)    要注重平时的积累,好的想法不是空想出来的;

(2)    竞赛之前,大量查阅资料很必要;

(3)    合理安排计划,既要有危机感又要乐在其中;

(4)    不要封闭自己的世界,要跟不同的人进行交流,采纳别人好的建议;

(5)    注重细节,在自我提问与自我解决中完善方案;

(6)    合作者之间要相互把控,避免走进死胡同;

(7)    换位思考自己的方案是完善细节的关键;

(8)    怀着快乐和喜悦的心情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这比什么都重要。

通过此次参赛,我们明白了作为一个学生,对学习各种基本知识,学会独立思考与不断努力奋斗的重要性;我们明白了作为一个单一文化受体对理解不同文化传统、不同风土人情,学会沟通与换位思考的重要性;我们更明白了建筑师对地区文化历史传承与发展问题提出解决办法,使之对人们生活起到更大促进作用的重要性。作为学生,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作为未来的建筑师,我们已经向这个目标迈出了第一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