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学院学风建设工作简报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第2期
工程学院学风建设工作小组编 二〇一一年三月二十八日
一、我分院14项大学生科研项目获浙大城院2011年度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奖
经各分院推荐,科研部审核,并组织相关专家评审,报学院同意,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共评选出2011年度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奖90项。其中,我分院学生韦九三等的《柔性基础下减沉复合疏桩沉降性能研究》(指导老师王新泉)、陈哲等的《杭州市庆春过江隧道风险控制》(指导老师魏纲)等的14项成果分别获一、二、三等奖,凸显了我分院一直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提高他们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方面取得的成效,以及为推进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做出的努力。
二、台湾成功大学工学院院长一行访问工程学院
3月18日,台湾成功大学工学院院长游保衫教授等一行访问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魏新江概述了程学院整体情况,着重介绍了各专业和研究所的基本情况及研究方向,并表示工程学院积极探索在人才培养方面敢于尝试、努力创造特色。来访客人在参观绿色建筑研究所时,纷纷就如何更好推广绿色建筑提出己见,和建筑系老师们展开积极讨论,又在工业中心参观了工程学院先进的设备资源和历届学生的设计成果,对学生设计成果表示高度赞许。此次的沟通交流,为今后双方进一步开展交流与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第一届大学生机械基础知识大赛顺利举行
3月11日晚6时半,由工程学院机械创新协会主办的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第一届大学生机械基础知识大赛于教三205举行。此次大赛共有40余名同学报名参加,最终评选出第一名1名,第二名1名,第三名2名。机械创新协会强调机械基础知识是专业学科的根本,更是未来就业的保证,今后将会举办更多活动来培养机械类专业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为机械学科创新型人才的选拔创造条件。
三、学工办通报近期大一学生晚自习缺勤人员名单
根据团委学生会学术部每天例行检查结果,学工办在工程内网公布了近期大一新生晚自习缺勤人员名单,并通过在班团例会上进行通报、告知班主任等方式,强调了工程学院在学风建设管理方面的新制度,对晚自习缺勤学生起到了良好的教育警示作用,促使他们注重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汪帆博士再次作客工程名家讲坛
3月24日晚六点半,赫瑞瓦特大学建筑环境学院终身讲师汪帆博士再次作客工程名家讲坛,会场座无虚席,还吸引了不少建筑之外专业的学生前来聆听。本次讲座围绕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展开,通过互动式的故事讲解与精彩的案例分析,引领同学们一步步感受新技术的不断革新带来的可持续建筑的进一步发展。他指出,未来可持续建筑将成为发展的主流,希望同学们从学习阶段就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汪帆博士还介绍了他所在的英国赫尔瓦特大学、爱丁堡城市以及有关前往英国留学的若干建议,并表示将为同学们努力搭建暑期赴英交流学习的平台。
五、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第九届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圆满落幕
3月27日,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第九届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在理二118成功举行。本届大赛共有62支队伍参赛,除土木工程专业外,建筑、机电等专业同学也积极参与到本次结构设计竞赛中来。在接近三小时的比赛中,各支队伍纷纷上台亮相。不少作品造型美观、做工精细,博得评委的一致好评,取得了满意的加载成绩。最终,本届大赛决出一等奖3支队伍,二等奖6支,三等奖15支,优胜奖10支,成功参赛奖28支,以及最佳制作奖和最佳创意奖队伍各1支。整个竞赛过程不仅很好地展现了工程学子青春激昂、勇于拼搏、刻苦攻关的精神风貌,更多的是培养了同学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创新思维和实际动手能力。
六、我分院召开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浙江省选拔赛总结交流会暨颁奖仪式
为庆祝我分院机电学子代表城市学院首次参加“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浙江省选拔赛就获得突破性佳绩,3月22日下午,参加该赛事的总结交流会暨颁奖仪式在理三311隆重举行。机电系主任孙树礼老师肯定了同学们在此次竞赛中的突出表现,同时也指出了参赛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孙老师还热情鼓励机械系同学们今后要更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类学科竞赛,以更好地培养专业兴趣、巩固专业知识,使学习和实践有机结合,努力成为真正集设计、创新、实践为一体的CDIO工程人才。各位指导老师和同学们通过参赛短片一起回顾了此次竞赛的全过程,同学们也就此次参赛的收获及不足与老师们进行了深入探讨。
七、工程学院召开工程学子卓越培养计划专题讨论会
3月24日下午,工程学院专题研讨了工程学子卓越培养计划(“小龙班”)的具体实施方案。常务副院长魏新江、副院长刘桦、副书记兼副院长刘春香及各系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魏新江主持。会上,土木系系主任张世民和机电系系主任孙树礼分别就土木、机电的2010级“小龙班”培养科目计划作了详细的介绍,与会人员就“小龙班” 小龙选拔、科目安排、科目责任人等具体实施细节展开了热烈深入地讨论,初步形成了可行性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