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工程教师赴美研修感悟:做可持续建设的传播者

发布日期:2013-04-08 09:23访问次数: 字号:[ ]


 做可持续建设的传播者

——工程学院建筑系教师龚敏赴美国康奈尔大学研修感悟

 

【编前】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是一所位于美国纽约州的综合性大学,作为常春藤联盟的主力,其学科和校园建设独树一帜。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康奈尔大学被誉为美国东部零能源建筑之最。2012年上半年至2013年初,我校建筑系系主任、绿色建筑研究所所长龚敏,受邀赴康奈尔大学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访问交流。如今顺利结束访问归来,接受工程记者站记者的采访,侃侃谈起了在康纳尔的收获与感想。

建筑系教师龚敏赴美国康奈尔大学研修感悟

 

多学科交叉:建筑学教学的支撑背景

龚敏老师在康奈尔大学从事建筑空间可持续设计方面的研究。所属的虽然是设计与分析学系,但又是一门非常综合、全面交叉的学科,涵盖了建筑学、人体工程学、室内设计、环境控制、心理学乃至领导力等各方面。龚敏老师说:“建筑学绝对不是单一学科,任何建筑空间设计都需要有强大的交叉学科知识储备作支撑。”她向我们详细描述了康奈尔大学多学科交叉的学习过程。

例如,在“某冥想空间设计”作业初期,需要佛学家、心理学教授启发学生对“冥想”状态的深度理解,对其文化历史背景知识的建立,然后人体工程学、室内设计及建筑学教授传授空间尺度、认知行为及材料语言的表达等相关知识。学生分组讨论营造冥想空间的设计概念后进行图面设计,再利用各种材料自己动手一步一步营造具体的空间,对其独创性有具体的表现。深入了解文化背景需要研究者对细节的感知与把握,而且从文化背景的捕获向设计理念的衍生所过渡的过程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与时间,更不用说将设计理念贯彻定位实现于实体空间的掌控搭建,其间每一步过程所耗费的小损失都极易造成最终成果的质变。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小到一张坐垫的放置这样的细节问题都要恰如其分地考虑到位,只有优秀的成果才能最终达到合理化,完成冥想空间的具体细节。但是这一切都是在非常放松的状态下完成的。“从冥想到设计,从细节考虑到动手制作,迥然不同的教学方法,对我们的建筑教学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在设计初始,师生们对空间感知的细致令我们汗颜,但同时也给了我们莫大的启发,在感知空间的过程中产生独特的共鸣而衍生形成的建筑空间才能达到整体契合。”龚老师莫不感叹。

 

课堂互动:学生才是主角

在康奈尔的课堂,学生才是真正的主角。一节60分钟的课,有20-30分钟都是学生在提问。没有疑问就没有探索,没有思索就没有进步。“这正是我们的学生所欠缺的,我在康奈尔遇见的中国学生在课堂上相对沉默,他们很难很快适应这么积极的学习模式。”龚敏老师说,“这也让我觉得很遗憾。”她认为,国内外教育差异主要体现在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而造成现状的原因也非常现实。

如硬件方面,美国一流大学国外的资源远远超越了国内的水平,康奈尔大学设计系有个庞大的加工制造实验室,为学生们亲手制作设计成品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场地。而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内学生只能在图面上下功夫,对实际空间形态的把握有所欠缺。

软件方面,设计系的师生比在康奈尔大学为1:6,而我校建筑系的师生比却在1:20左右。师生比的严重落后更加导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受到很大限制,学生在课堂中难以成为主角,缺少表达想法、提出疑问的机会。在康奈尔大学的官网上有这样一段醒目的话:康奈尔的教育提供学生一段生活的旅程。学生们必须学会批判思考,拥有全球化的视野来面对未来的挑战。这就是一所高等学府对学生的殷切期望。具备独自直面未来的能力,这何尝不可以成为我们对自己的要求呢?

 

零碳校园:点滴践行可持续

康奈尔大学以可持续校园闻名,被誉为全美最美校园之一。龚敏老师玩笑说,康奈尔的校园甚至可媲美中国的国家公园。校园里有许多的新建教学建筑都获得了LEED(美国绿色建筑)银奖以上,堪称可持续与教育艺术的标杆。而这次龚敏老师的研修内容也正于此,主要是通过浙江大学涉海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985课题 ),就“舟山群岛新区可持续发展建筑与环境建设研究”和“教学建筑可持续改造设计”项目,与康奈尔大学国际建筑空间研究中心(IWSP)展开合作研究。

建筑系教师龚敏赴美国康奈尔大学研修感悟

 

建筑系教师龚敏赴美国康奈尔大学研修感悟

SOM事务所设计的康奈尔大学零碳校园                 

康奈尔大学的绿色校园建设,主要从绿色建筑、节能减排、节地节水、绿色出行等方面展开。为了实现校园能源利用高效化,建立校园能源在线监测系统,并推广采用可再生能源技术,例如光伏光热技术、风力发电技术等,减少传统能源消耗。而且学校还处理食物废弃物和有机废弃物,用于有机农场。让龚敏老师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学校自发的绿色社团,这些社团包里有来自各个学系的学生,发挥所长,在生活细节中为节约做贡献。龚老师还特别提到了一个由学生自行设计开发的感应饮水机,只要水杯一放,一抬,水即流出;水杯向下,水即停止,将饮用水的浪费量压缩至零。如此便捷高效的设计,将空间距离的感应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设计出并能做到滴水不漏的装置,不仅是一种对产物的创新,更宝贵的是学生们在意识和行为上的环保,龚老师对此赞叹不已。

学校不仅仅优先在校园里提升可持续性,而将他们的成果扩展到当地的社区。教师、学生、康奈尔合作推广部的员工和设备管理员工已经努力参与协助社区成员保护和推广使用可再生能源。在龚老师娓娓的讲述中,我们深深感悟到了作为大学校园能在社会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康奈尔大学不仅仅实现了在节能技术应用上具有教学和科研意义的重大突破,更重要的是,很好地承担和履行了对社会的责任。龚老师说,这种模式的可持续校园将会逐渐成为全球高校的未来。

 

尊重与包容:每个人都独一无二

谈及在美国的生活,龚敏老师说:“美国是个包容度很高的国家,多种文化在这里碰撞,激发出独特的火花,各种文化差异在此达成社会价值的共识。”看到我们惊讶的表情,她补充道:“不管你有什么宗教信仰,来自什么文化背景,都能都到充分的尊重。”

龚敏老师赴美期间,她的5岁的女儿也来到美国小学读学前班。龚敏老师印象最深刻的是,老师对于儿童的尊重,把他们每个人都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对待,尊重孩子的想法,不轻易否定,给予最大的肯定和鼓励。很重要的是老师从来不把孩子作比较,因为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鼓励孩子做自己,在不影响别人的前提下,做自己喜欢的和特长的事。

 

更多感悟:做可持续建设的传播者

采访的最后,龚老师还浅谈了她游历大半个美国后的感想。“虽然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的国家,但是相比之下,美国更善于保护自己并不悠久的历史遗产。”龚老师语重心长地说,“我看到的美国是一个成熟,自然,真实的国家。在建设方面,他们已然意识到环境资源的重要性,更有心去爱护它,而不是随意的拆毁,扩地重建。只有在正确的自我认识的前提下,我们才能在行为上有效地控制自己。我想这点是非常值得我们反思的。”

龚老师也寄予了她的期望,希望我们建筑学子不仅仅是学习设计的技巧,更要看重建价值观的建立以及建设对社会环境的长远影响,“我也希望我能够通过课堂把这种可持续建设的思想传播给大家。我不知道有多少学生能接受,但希望能对将来我们的建设有影响,哪怕只有一点点也好。” 龚敏老师最后的一句话让我们肃然起敬,也让我们深刻的感知建筑与环境结合发展的重要性。在环境资源问题愈加险恶的当今社会,每个人都应该有义务去为环保做出一点点的贡献。“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每个人都迈出一小步,整个社会就前进了一大步。

 

(工程记者站:吕林风  王晓多    辉)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