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师生风采  >  学生风采
机电系田宁、陈俊玄、李洪国:省竞赛一等奖团队

发布日期:2013-01-15 11:17访问次数: 字号:[ ]


“玩”出来的第一名

——访第六届潍柴动力汽车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团队

 

照片从左到右依次:田宁、陈俊玄、李洪国

编前:

20121124,第六届“全国潍柴动力汽车创新大赛”在浙江大学隆重举行,由我分院机电系汽车工程方向学生陈俊玄、田宁、李洪国组成的团队与来自全国各高校的硕士生团队、博士生团队同场竞技,最终参赛作品——混合动力汽车的设计制造,在39所高校的56份作品中脱颖而出,并以高出第二名许多的分数一路领先,勇夺桂冠。

 

新闻回放:工程学子在全国潍柴动力汽车设计创新大赛中喜拔头筹/art/2012/11/29/art_390_90680.html

 

陈俊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08级学生。大学期间曾获得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浙江赛区一等奖、浙江省第八届机械设计大赛一等奖、全国模拟设计网络大赛三维CAD团队技能赛个人二等奖、“西子奥的斯杯”机械设计大赛决赛三等奖及学院的多项奖学金及荣誉称号。目前在浙江大学动力机械及车辆工程研究所工作。

相关阅读:/art/2012/5/2/art_432_50005.html

 

  宁: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09级学生。大学期间担任班长、爱心教育援助基地会长,机电学生第一党支部书记。曾获学院的多项奖学金及荣誉称号。

 

李洪国:机械电子工程专业09级学生。大学期间担任班长、机电学生第二党支部书记。曾获学院的多项奖学金及荣誉称号。

 

 “我们是抱着玩的心态参加比赛的,没想到竟拿到了第一名。”采访中田宁如是说道。尽管由于种种原因没能约到李洪国和陈俊玄,但是眼前这个叫田宁的大男孩亲切阳光而又活泼,非常热情地接受了我们的采访。在近两个小时的采访中,田宁侃侃而谈,毫不拘束,与我们细细分享了参加比赛的心路历程和获奖喜悦,不仅展现了一个大四学生的青春自信和风采,更多地让我们看到了他的成熟和四年学习的心路历程。

 

热情成就梦想

“我们一开始只是想玩玩而已,就想做出一辆车子当做毕业礼上的纪念品,没想到刚好撞上了比赛,结果还拿了第一名,都是运气好啊!”当我们问起当时为何想要做这么一辆车时,田宁就这么一脸笑意地跟我们说着。从与他们的谈话中,我们知道了得奖原来真的只是个“意外”。

陈俊玄是工程学院机电系第一届汽车班毕业生,现在已经毕业工作了,而田宁与李洪国是第二届汽车班学生。当时,陈俊玄作为快毕业的汽车班学生,本着一腔制造汽车模型的热情,想自己制造一辆汽车做毕业留念,与田宁、李洪国等第二届汽车班的同学们一拍即合。于是他们便向学校申请,他们的创意很快就被批准,陈俊玄也很积极地提供了自己设计的模型汽车图纸。

“其实这辆车不仅仅是我们三个人制造的,是整个汽车班的功劳,整个过程中其他同学也做了许多工作,其中我们的指导老师孙树礼、肖宝兰、吴伟民也给予了我们很大的帮助。总之,是我们汽车班全体同学的共同努力,才有了今天的成功。荣誉属于我们汽车班!”田宁难掩激动之色,“像我们的队员陈俊玄学长,他从小就对机械零件有浓厚的兴趣,常常在父母的五金店里帮忙做手工活,能熟练使用各种工具,小学的时候就做出半挂车、电动玩具车等,大学期间还在各项工程设计竞赛中屡屡获奖。还有李洪国,他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不仅专业成绩出类拔萃,其他各方面都很优秀,在这次设计中一直尽心尽力,努力负责。他们都非常厉害。”

也就是在他们一群热血青年在为自己的毕业纪念品努力奋斗时,他们从指导老师肖宝兰那里得知了这个“全国潍柴动力汽车设计创新大赛”,并发现自己正在制作的汽车刚好符合此次比赛的要求,于是就报名参加,最后一举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这完全在他们的意料之外,但的确实至名归。正所谓“天时地利人和”,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

 

实践收获成长

    在汽车的实际制造中,他们遇到了不少困难。“真的只有在实际操作之后才明白实际与理论上的差别,但在这其中我们也收获了很多。”田宁如实说道,慢慢地回忆起当时制造汽车时遇到的困难。从作品的概念生成到整体制作完毕,一共历时三个月。对于他们三人来说,这三个月却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有艰难,有汗水,有欢笑,更有美好的回忆。像设计图与实际制作的尺寸有偏差,一次次的修改已成为家常便饭。由于他们这辆车是从零开始完全自己制造,所以除了发动机与液压机等可以买到的设备外,其他小到刹车板,大到车外壳等全部要自己制作。一开始我们以为他们只是将设备买来自己组装,没想到他们连焊接都要自己操作,这着实让我们大吃一惊。

“实际操作跟自己想象真的完全不一样,像用焊枪焊接两根钢管,焊枪温度很高,一不小心就会将钢管穿出一个洞,我们最后用尽各种方法才掌握焊接的正确路径。”实际操作与理论构思存在很大差别,而且许多问题是他们不曾预想到的,有些操作甚至还存在安全隐患,他们还因此受过伤,但还是一次又一次亲身尝试,在实践中寻找解决点。

当我们问到是否觉得很累时,田宁灿烂地笑着说:“累肯定会累,但是我们从中获得的更多,学到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只有付出,才有回报。”田宁笑得格外灿烂。或许是他经历了这一切,克服了这一切,才让他能真正如此自豪地微笑。

 

态度决定一切

尽管大赛的参赛团队不乏有来自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等名校的硕士生,博士生,实力不可小觑,但我们团队一路遥遥领先,以高出第二名许多分的优势勇夺冠军。那么,究竟胜在哪里?田宁解释说:“或许是队员之间的默契配合,相互信任,还有我们特别的创新点吸引了评委老师吧。”在交流中,田宁一直强调“态度决定一切”。他说虽然一开始是抱着玩的心态进行制造的,但在制造过程中,他们的工作又是严谨并一丝不苟的。途中,有许多同学因为制造工作的繁琐和重复而渐渐放弃,到最后就只有他、陈俊玄和李洪国几个为数不多的同学坚持了下来,因为这已经不单单是一辆汽车的制作,而是心中梦想的力量一直鼓舞着他们前进。面对途中这么多同学的退出,他们却未曾动摇过内心的决定,“一旦决定好了就要努力去做”。田宁坚定地回答,让我们看到了他们获得第一名的另一个原因:坚持。只有经历过,挫折过,成长过,才能真正品尝到甜美的果实。

田宁还着重向我们介绍了他们设计的混合动力汽车的三大创新点。一是电力与动能的转换,因为他们制造的车是前后两轮各自驱动,因此在行驶过程中能实现电能与动能的转化,有着环保的特点。二是进行内部美化,让乘坐者感觉更为舒适。三是转向侧倾,这是他们最引以为豪的设计,即在转弯过程中前面的两个轮与后面的两个轮都能自主转弯,从而减小转弯半径,这也是技术领域的一步飞跃。看着田宁神采飞扬地讲述他们自己制造的车时,我们仿佛看到他在称赞自己的孩子一般,是那么地开心与骄傲,脸上流露出的不仅仅只是喜悦,更是一种幸福感,对他们来说,这真是一生无法忘记的美好回忆。

 

这次虽然遗憾地没能面对面地采访到该团队的其余两名成员,但从与田宁的交流中我们深刻感受到了热血三人组一起制造汽车的不易,深刻体会到了坚持的可贵,更深刻感受到了他们身上传递着的正能量。他们为城院争得了荣誉,城院也以他们为荣!现在田宁正在积极准备研究生考试,李洪国正在实习,相信他们今后的人生道路会越走越宽广!

 

(工程记者站:毕占一  王晓多 何  恬)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